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虎丘》通过今昔对比和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家族故地的深情与虎丘景色的灵秀之美。
首联"五百年前吾祖宅,云孙从昔未曾经"用时间跨度拉开序幕——五百年前这里是祖先居住的地方,但作为后代的我却从未踏足。这种时空错位感既点出虎丘与家族的渊源,又暗示作者初次探访的新鲜感。
中间两联用四组色彩鲜明的画面勾勒虎丘之景:碧绿窗棂的古寺、环绕青翠稻田的流水、夜雾浸润的亭台、仿佛还带着血腥气的秋水(暗用"虎丘剑池"的传说)。这些意象既有山水田园的清新(碧窗、青稻),又带着神秘的历史感(带腥的剑水),动静结合中展现虎丘的多重魅力。
尾联"僧堂借笔写石屏"的细节最有趣:作者像个好奇的游客,借来羊毛笔蘸着清冷的泉水,在石壁上题诗。这个充满生活气的场景,把前面厚重的历史感瞬间拉回现实,展现文人即兴创作的雅趣。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旅行vlog:既有"寻根"的庄重感,又有赏景的愉悦感,最后用即兴题诗的动作收尾,让整首诗在历史与当下、自然与人文之间达成巧妙平衡。读者能感受到作者对这片山水既敬重又亲切的复杂情感。
王谌
王谌(423-491年),字仲和,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县)人。南朝大臣,三国时期曹魏司徒王朗之后,东晋太子少傅王雅玄孙,护军司马王元闵之子。初为徐州刺史沈昙庆主簿,交好湘东王刘彧。刘彧即位成为宋明帝,除司徒参军,带薛县令,拜中书侍郎,迁尚书左丞,转黄门侍郎。南齐建立,以冠军将军历任诸王长史。永明九年(491年)卒,年六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