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题谈月色画梅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
纤纤十指透香风。
颠倒师雄一梦。
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
三分春色满琼钟。
亏得月明自种。

现代解析

这首《西江月》以梅花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巧妙的用典,展现了画中梅花的独特魅力。

上阕开篇用"罗浮移植"的典故(传说中罗浮山有仙梅),形容画中梅花如同仙家之物般超凡脱俗。"绿萼仙踪"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仙气飘飘的感觉。后两句用"纤纤十指"暗指女画家谈月色作画时的优雅姿态,说她画出的梅花香气仿佛能透过画卷,让观画者(师雄)如痴如醉,如同做了一场美梦。

下阕转到作画的实际场景。"画石未须十日"化用古人"十日画一石"的典故,反衬出画家技艺高超,不需要那么长时间就能完成佳作。"消寒恰值初冬"点明作画时节,正是需要梅花来驱散寒意的冬季。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画家用笔墨创造出满纸春意(三分春色),而这美好的画面都得益于"月明自种"——既暗含画家"谈月色"的名字,又巧妙地把作画比作在月光下种植梅花,充满诗意。

全词最大的亮点在于: 1. 把静态的画作写得活灵活现,仿佛能闻到梅香 2. 多处用典却不着痕迹,比如罗浮山、赵师雄梦梅的典故都融入得很自然 3. 结尾巧妙嵌入画家名字,既点题又增添趣味性 4. 语言清新明快,把欣赏画作的美妙体验表达得淋漓尽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