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收时节的田园景象,同时暗含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前两句写景:稻谷飘香、高粱成熟的深秋时节,田间小路纵横交错,万亩良田连成一片。这里用"稻香秫熟"四个字就勾勒出丰收的画面,"阡陌纵横"则展现了农田的广阔规整。
后两句抒情:连续五年都要把粮食上交给女真人的国家(指当时统治北方的金朝),老天虽然成全了我的志向,却偏偏不让我拥有自己的田地。这里的"天全我志独无田"说得很有意思,表面感谢老天成全志向,实则抱怨自己没有田地,暗指当时农民即使丰收也要缴纳沉重赋税的困境。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丰收美景反衬农民疾苦,形成强烈对比
2. "独无田"三字点出核心矛盾,明明种地却无地可种
3. 语言朴实却意味深长,不说"朝廷压迫"而说"女真国",含蓄表达对异族统治的不满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既是一幅生动的秋收图,又是一曲含蓄的农民悲歌,让人在感受田园之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古代农民的艰辛。
归庄
归庄(1613~1673),明末清初书画家、文学家。一名祚明,字尔礼,又字玄恭,号恒轩,又自号归藏、归来乎、悬弓、园公、鏖鏊钜山人、逸群公子等,昆山(今属江苏)人。明代散文家归有光曾孙,书画篆刻家归昌世季子,明末诸生,与顾炎武相友善,有“归奇顾怪”之称,顺治二年在昆山起兵抗清,事败亡命,善草书、画竹,文章胎息深厚,诗多奇气。有《玄弓》、《恒轩》、传世者名《归玄恭文钞》、《归玄恭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