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冲寂观 其二

惯见琳宫全盛时,朅来荒梗倍伤悽。
虚堂不复瞻遗迹⑴,败壁才容觅旧题⑵。
帝傅前修皆矩矱,云孙后裔合攀跻。
兴衰补弊应商略,徙倚修廊日欲西(清卞誉《式古堂书画考》卷一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曾经辉煌的道观如今衰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盛衰无常的感慨。

开头两句写诗人看惯了道观全盛时的华丽模样,如今再来看到它荒凉破败的样子,心里倍感凄凉。这里用"惯见"和"倍伤悽"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今昔变化之大。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道观的衰败:殿堂空空如也,看不到当年的遗迹;墙壁破败,只能勉强辨认出过去的题字。诗人提到这里曾是帝王师祖修行的地方,后代本应来此瞻仰学习,暗示如今却无人问津。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面对这样的兴衰变化,应该好好思考如何补救。诗人在长廊里徘徊沉思,直到太阳西斜。这个画面既写出了诗人的惆怅,也暗示时光流逝的无情。

整首诗通过今昔对比,以一座道观的兴衰为缩影,表达了人生无常、盛极必衰的哲理。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变化,让读者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这种人生况味。

蒋璨

蒋璨(1085~1159)宋诗人。字宣卿,宜兴人,蒋之奇从子。十三岁时父卒,由伯父蒋之奇抚养。博览载籍,操笔成章,尤喜为诗,亦善书,深受伯父器重。后以侍郎守临川,告归。卒赠正义大夫。孙觌称“其诗奇丽清婉,咀嚼有味,如啖蔗然,读之惟恐尽。其拟东坡作,置诗集中,殆不可辨”。所著有《景坡堂诗集》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