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 刘长史

晋岭高无极,汾川清且浚。
诞粹表前修,资灵光后胤。
澄陂溢万顷,断山耸千仞。
淬水曜金芒,陵寒标玉润。
励精悦缃素,抗志敦风雅。
书帐烛流萤,辨囿驰非马。
发藻春葩落,挥毫秋露下。
宁止冠扬班,方见超终贾。
巨鳞初击浪,迅翮始抟空。
梁园奉修竹,楚馆仰雄风。
才倾《大言赋》,芳溢小山丛。
曳裾参上客,悬藉偶□⑴公。
无庸惭薄伎,多幸陪高躅。
接景猿岩阴,追飞鸟渚曲。
交态君无□,□□(二字仅存残迹)遂自酌。
共悦忘是非,俱欣齐荣辱。
碣石秋风日,长洲丽景时。
名山多爽气,奇树有华滋。
弦琴恒共赏,酌□□同嬉。
披襟穷雅论,握管赋新诗。
扰扰劳形役,栖栖倦时网。
欢娱不再来,光阴诚易往。
遽嗟云雨别,行睽风月□。
搔首怅劳歌,沾缨独长想。
宏才惟不器,出处□多迥。
玉阶表令词,铜章宣美续。
渔人释夜网,孺子𩾧朝翟。
宽刑狱犴虚,富教田畴辟。
鸣峻本周壤,祠仕⑵寔秦京。
大藩资变赞,上德荷恩荣。
题舆昭令范,展骥闻喜声。
惠化移氓俗,仁风被属诚。
顾惟策蹇姿,还伤雕朽质。
及斯牵墨绶,□往谢铅笔。
方申捧檄心,聊安代耕祑。
问松宁有裕,求辖终无术。
谬兹叨下邑,滥喜永嘉惠。
依仁道不骞,惟旧情无替。
复此论襟抱,于乌追赏契。
投赠重千金,披文高五际。
文酒重留连,高宴促芳筵。
秋灰移玉管,夏火度金天。
□送衔芦雁,风吹翳叶蝉。
徒欣接素赏,空恧继华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写给朋友刘长史的酬答之作,用自然风光和典故表达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同时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慨。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赞美刘长史的才华与品格
开头用"晋岭高无极,汾川清且浚"的壮丽山水比喻刘长史品格高洁。接着用"淬水曜金芒"(淬火的水闪耀金光)、"陵寒标玉润"(冰雪中更显美玉温润)等比喻,形容他在逆境中依然光彩照人。后面提到他读书勤奋("书帐烛流萤")、文采飞扬("挥毫秋露下"),甚至超越汉代著名文学家扬雄、班固。

第二部分:回忆交往点滴
诗中提到"梁园""楚馆"等历史上有名的文人聚会场所,暗示二人曾一起吟诗作赋。"共悦忘是非,俱欣齐荣辱"描写他们抛开世俗烦恼、把酒言欢的快乐时光。"弦琴恒共赏"等句展现他们志趣相投的友谊。

第三部分:抒发人生感慨
"扰扰劳形役"开始转折,感叹忙碌生活让人疲惫,欢乐时光易逝。"宏才惟不器"称赞刘长史是治国大才,用"玉阶表令词"(在朝堂上写诏书)、"铜章宣美续"(做官政绩好)等描写他仕途成功。而对比自己"顾惟策蹇姿"(像骑着跛脚马),谦称能力不足。

第四部分:宴饮作别的场景
最后描写饯别宴会,"秋灰移玉管"(秋天焚香计时)、"夏火度金天"(夏日阳光灿烂)等句通过季节变换,暗示离别在即。结尾"徒欣接素赏,空恧继华篇"表达虽然高兴收到赠诗,但惭愧自己难写出同样华美的回赠。

诗中亮点
1. 比喻生动:用高山清泉、淬火金石等自然意象比喻人品才华
2. 用典自然:梁园、楚馆等典故不显晦涩,增强文化韵味
3. 情感真挚:既有对朋友的钦佩,也有对自己际遇的感慨
4. 结构完整:从赞美到回忆,再到感慨,最后离别,层层递进

全诗展现了唐代文人之间以诗会友的传统,既有"文人相轻"的傲气(夸朋友才华时顺便自夸),也有对知音难觅的珍惜,最后回归到"光阴易逝"的永恒主题,容易引起现代读者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