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 新年和天琴,用梅溪韵
画屏山,炉香字,赚得新年春色。
春思只如秋,挑茶瓣,饤座还进过中食。
萍蓬踪迹。
都不问香南雪北。
步屐缓趁东风喜,相逢度阡越陌。
蓦重忆金明,题诗处,诗梦冷,僧灰邻笛。
鬓丝萧条海客,把吟笺,研谱重拭。
梁閒燕子叹息。
问崔九江南谁识。
总𢬵与一醉千愁了,暮云凝碧。
春思只如秋,挑茶瓣,饤座还进过中食。
萍蓬踪迹。
都不问香南雪北。
步屐缓趁东风喜,相逢度阡越陌。
蓦重忆金明,题诗处,诗梦冷,僧灰邻笛。
鬓丝萧条海客,把吟笺,研谱重拭。
梁閒燕子叹息。
问崔九江南谁识。
总𢬵与一醉千愁了,暮云凝碧。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新年时节的复杂心境,既有节日氛围,又暗含人生感慨。
上阕从新年景象写起:画着山水的屏风、香炉飘烟,营造出新春氛围。但"赚得"二字暗示这种春色只是表面装饰。作者用"春思只如秋"的比喻,道出本该欢快的新年却带着秋日般的愁绪。吃茶点、聚餐等新年活动,掩盖不了漂泊无依的孤独感。"萍蓬踪迹"比喻人生如浮萍漂泊,作者已不在乎身处何方。
下阕转入更深沉的回忆与感慨。漫步春风中,偶遇故人,却突然想起昔日题诗的金明池——如今诗情冷却,只剩凄凉。"鬓丝萧条"直接刻画衰老形象,但作者仍坚持擦拭笺纸继续创作。梁间燕子的叹息和"崔九江南谁识"的疑问,都表达才华无人赏识的落寞。最后以"一醉解千愁"作结,暮云凝碧的景色更添苍凉。
全词巧妙运用对比手法:新春的热闹与内心的孤寂、往昔的诗情与如今的冷清、表面的欢聚与深藏的愁绪。通过屏风、香炉、茶点、燕子等日常意象,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新年时节的复杂心境,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也有坚持创作的文人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