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渡淮北岸

别梦虽难觉,悲魂最易销。
慇勤淮北岸,乡近去家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初到异乡时复杂的心情,用简单的语言传递出深刻的乡愁。

第一句"别梦虽难觉"说的是:虽然离别后梦里还能见到家乡,但醒来发现都是假的。就像我们做梦梦见好吃的,醒来发现嘴里空空的,那种失落感。

第二句"悲魂最易销"讲的是:想家的悲伤最能消耗人的精神。就像手机一直开着定位功能会很快没电一样,思念也会让人心力交瘁。

后两句形成巧妙对比:明明地理上离家乡更近了(淮北岸确实比江南离北方老家更近),但心理上却感觉更远了。这就像我们玩微信时,虽然能和千里外的朋友视频,但有时反而比住隔壁却很少见面的邻居感觉更疏远。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用"近"和"遥"的矛盾,写出了游子心理距离和地理距离的反差。就像现在很多人在大城市打拼,老家明明高铁两小时就能到,但工作太忙就是回不去,这种"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的感觉,古今相通。

杨凝

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