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望山》描绘了一个文人在功名与隐逸之间的内心挣扎,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
开头"乱山难问主"用群山交错的画面,暗喻现实世界的复杂难测,就像我们现代人面对职场、社会的迷茫感。"烟霞里眠着经济人"这句很妙——表面说山雾中藏着隐士,实则暗示诗人自己:一个满腹经纶却尚未施展抱负的人,正像被云雾暂时掩盖的青山。
中间"楼高看山更清楚,雨过山色更清新"是全诗最生动的部分。诗人用雨后青山比喻人生的顿悟时刻:站得高(可能指科举成功)才能看清人生方向,而经历挫折(雨)后反而会更清醒。这种比喻今天依然适用——比如我们常说"风雨后见彩虹"。
结尾点明矛盾心态:诗人说等考取功名后就来隐居,这就像现代人说"等赚够钱就回乡下养老"。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正是这种真实的人性挣扎——既渴望世俗成就,又向往自由生活。这种矛盾至今仍能引起共鸣,让每个被生活追赶的现代人看到自己的影子。
卢士衡
卢士衡(?~?),字号不详,疑为江南人。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丁亥科黄仁颖榜进士第三人(即探花)。卢士衡曾游天台、钟陵。在《全唐诗》中有卢士衡诗七首。其中有《寄天台道友》:“曾隔晓窗闻法鼓,几同寒榻听疏钟。别来知子长餐柏,吟处将谁对倚松。”另有《灵溪老松歌》、《游灵溪观》、《花落》、《钟陵铁柱》、《僧房听雨》、《题牡丹》。寄情花草山水之间。据记载有“集一卷,今不传”。另有卢士衡诗二首补遗。分别为《松》和《再游紫阳洞重题小松》。?著有《卢士衡集》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