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琉球山》描绘了一座海上仙山般的岛屿,充满奇幻色彩和壮丽画面。
前两句直接把读者拉进场景:一座翠绿的小岛孤悬在海湾,像传说中的蓬莱仙岛一样神秘。这里用"青葱"形容岛屿的生机,"小蓬莱"的比喻让人联想到神仙居住的地方,为全诗定下梦幻基调。
中间四句用动态的镜头展现山海奇观:云雾缠绕山峦,阳光穿透云层照亮海面;恍惚间仿佛看到巨鳌(神话中的大海龟)在深水中游动,海浪轰鸣如雷声滚滚。诗人通过"鳌游千尺水"的神话意象和"浪激数声雷"的听觉描写,把静止的山景写得气势磅礴。
最后两句点明这是南方临海之地("南极瀛壖"),提到当地特产"鹦鹉杯"(一种鹦鹉螺制成的酒杯)。这个细节既写实又浪漫——现实中琉球确实产螺杯,但放在诗里,更增添了异域风情的想象空间。
全诗妙在虚实结合:实写山海景色,虚写神话传说;既有"翠屿""海色"的清晰画面,又有"恍惚""苍茫"的朦胧感。诗人像一位导游,带我们看山、听海、想象神话,最后用一件特色物品收尾,让人回味无穷。
陈辉
陈辉,字晦叔,福唐(今福建福清)人。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再知赣州。孝宗隆兴元年(1163)以两浙转运使兼知临安府,二年,改建宁府,又改湖州。乾道元年(1165)知广州(清雍正《广东通志》卷二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