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自在的修行境界,用生动的意象传递道家养生修心的智慧。
前两句"逍遥常饮月魂津,灌溉灵根道德新"用比喻手法,把月光比作滋养生命的甘露。"月魂津"指月光精华,修行者通过吸收月光能量来滋养身心。"灵根"象征人的先天本性,"道德新"指通过修行焕发本性的光明。就像植物需要浇水才能生长,人的灵性也需要不断滋养。
后两句"留宝去尘光不散,玄珠照耀五通身"中,"玄珠"是道家内丹术语,比喻人体内的精气神凝结成的生命精华。"五通身"指眼耳鼻舌身五感通达的状态。诗人说只要保持内心纯净(去尘),就能让生命能量(玄珠)持续发光,达到感官通透、智慧明朗的境界。
全诗通过月光、灵根、宝珠等意象,把抽象的修行过程具象化。核心是告诉人们:通过净化心灵、吸收天地精华,就能唤醒内在潜能,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这种将养生之道诗化的表达,既富有美感又蕴含深刻的生活智慧。
张果
唐人。武则天时隐居恒州中条山,往来汾、晋间。尝自言生于尧丙子岁。武后使使召之,佯死不赴。开元中,玄宗好神仙方术之事,因遣使迎至京。欲以玉贞公主降之,大笑不奉诏。寻还山。号通玄先生。有《阴符经太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