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五首 其三

大道本常在,为士者弗由。
穷居叹时迈,逐世竟悠悠。
豪强互吞劫,雄智复相尤。
遂令务誇诈,攘窃何时休?
所贵者仁义,势力焉足谋?
懿教信辽矣,民风此其媮。
默默掩幽室,感之纷泪流。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失望和无奈。

诗的开头说"大道"(正确的做人道理)其实一直都在,但读书人却不愿意遵循。这里用"大道"比喻传统美德,批评知识分子背离了正道。

中间部分描绘了社会的混乱景象:穷苦人抱怨时光流逝,大家却都在随波逐流;有权势的人互相倾轧,聪明人也彼此算计。这导致社会上盛行浮夸欺骗的风气,争权夺利没完没了。

作者认为真正珍贵的是"仁义"道德,而不是权势谋略。可惜美好的教化离人们越来越远,社会风气越来越败坏。这里用"懿教"指代正统的儒家思想,"民风其媮"是说民风变得投机取巧。

最后两句特别打动人:作者独自关在昏暗的房间里,想到这些就忍不住流泪。这个画面生动表现了正直文人对社会现状的痛心。

整首诗像一篇简明的社会批评,用对比手法(仁义vs势力)和形象描写(流泪场景),表达了传统文人对道德沦丧的忧虑。虽然写的是古代,但其中对功利主义的批判、对真诚品德的呼唤,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