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林屋佳城图

黄家老子娄东客,望望青山隔太湖。
独鹤不归林屋洞,佳城浑似辋川图。
秋高月白啼山鬼,树老霜寒长木奴。
他日结庐当墓下,好归耕隐学《潜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对自然山水的深情眷恋,以及他向往的田园生活。全诗以"黄家老子"(一位姓黄的老人)的视角展开,他遥望太湖对岸的青山,感叹自己像独鹤一样漂泊在外,无法回到林屋洞那样的隐居之所。诗人用"佳城浑似辋川图"来比喻眼前美景,辋川是唐代诗人王维隐居的地方,这里暗示着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秋高月白啼山鬼"一句营造出秋夜清冷的氛围,山鬼的啼叫更添几分幽寂。而"树老霜寒长木奴"则通过经霜的老树和柑橘树(木奴)的意象,暗示时光流逝和隐居生活的清苦。

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将来要在墓地旁建一座茅屋,像东汉隐士王符(《潜夫论》作者)那样过着耕读隐居的生活。全诗通过自然意象的铺陈,层层递进地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语言质朴却意境深远,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