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广爱寺楞伽山

善高天外远,方丈海中遥。自有山神护,应无劫火烧。
坏文侵古壁,飞剑出寒霄。何似苍苍色,严妆十七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楞伽山的奇伟山峰,通过夸张的想象和生动的画面感,展现了它的神秘与永恒。

前两句用"天外远""海中遥"形容山势高耸入云、远隔尘世,仿佛不在人间。三四句说这座山有山神守护,连毁灭一切的劫火都无法烧毁它,强调山的灵性与不朽。

五六句转向现实景象:古老的石壁上爬满斑驳的苔痕("坏文"),寒光闪闪的飞剑(可能指山峰形状)直插云霄,一动一静间形成强烈对比。最后两句赞叹:这座青黑色的山峰("苍苍色"),就像精心打扮的仙人,已经庄严矗立了十七个朝代那么久。

全诗最妙处在于将现实山景与神话想象融合,既写出楞伽山的险峻奇绝,又赋予它神话色彩。特别是"十七朝"这个时间概念,让一座山瞬间有了穿越历史的厚重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超越人类王朝兴衰的永恒魅力。

李琪

李琪,字台秀,河西敦煌人也。琪少举进士、博学宏辞,累迁殿中侍御史,与其兄李珽皆以文章知名。唐亡,事梁太祖为翰林学士。梁兵征伐四方,所下诏书,皆琪所为,下笔辄得太祖意。末帝时,为御史中丞、尚书左丞,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萧顷同为宰相。顷性畏慎周密,琪倜傥负气,不拘小节,二人多所异同。琪内结赵岩、张汉杰等为助,以故顷言多沮。顷尝掎摭其过。琪所私吏当得试官,琪改试为守,为顷所发,末帝大怒,欲窜逐之,而岩等救解,乃得罢为太子少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