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阳即事(一作刘长卿诗,题云感怀)

青枫落叶正堪悲,黄菊残花欲待谁。水近偏逢寒气早,
山深常见日光迟。愁中卜命看周易,病里招魂读楚词。
自恨不如湘浦雁,春来即是北归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深秋时节的孤独与愁苦,通过自然景物和自身处境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凉和对命运的无奈。

诗的开头用“青枫落叶”和“黄菊残花”点明了深秋的萧瑟景象。落叶和残花象征着生命的凋零,而“欲待谁”则暗示了无人陪伴的孤独感。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伤。

接下来,“水近偏逢寒气早,山深常见日光迟”进一步用自然环境来比喻作者的处境。靠近水边却更早感受到寒冷,身处深山阳光总是来得更晚——这些描写暗示了作者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不顺和压抑,仿佛命运总是与他作对。

五六句直接写到了作者的行为:“愁中卜命看周易,病里招魂读楚词”。在忧愁中占卜命运,在病痛中读楚辞招魂,这些行为生动展现了一个失意文人试图通过古籍寻求慰藉的形象。周易代表对命运的探索,楚辞中的招魂则暗示了对生命力的渴望,但同时也反衬出作者的无力感。

最后两句用“湘浦雁”作对比:大雁尚能随季节北归,而作者却困在原地不能脱身。这种与自然生物的对比,强烈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更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现实中无法实现的遗憾。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它没有直接说“我很痛苦”,而是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落叶、残花、寒水、深山、占卜、病榻、北归的雁——让读者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那种深入骨髓的孤寂与哀愁。诗人把抽象的情感具象化,用每个人都能理解的景物和场景,传递出普遍的人生感慨,这正是它能打动人心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