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袅娜 烟(壬午)
任无情做色,贮满闲秋。
依水动,映空流。
渐草没陈根,浓知新泄,花明野岸,淡见将收。
高不沾云,低能作翠,地尽氤氲翳白鸥。
惯向湖边弄晴影,容容吹湿木兰舟。
几处随波生灭,移来缥渺,微茫际、似静还浮。
时暗袅,远丝游。
才迷茶鼎,或起香篝。
煎心烛上,微摇蜡晕,萦魂柳外,暗锁莺楼。
叹晓风残月,一生聚散,多在寒洲。
依水动,映空流。
渐草没陈根,浓知新泄,花明野岸,淡见将收。
高不沾云,低能作翠,地尽氤氲翳白鸥。
惯向湖边弄晴影,容容吹湿木兰舟。
几处随波生灭,移来缥渺,微茫际、似静还浮。
时暗袅,远丝游。
才迷茶鼎,或起香篝。
煎心烛上,微摇蜡晕,萦魂柳外,暗锁莺楼。
叹晓风残月,一生聚散,多在寒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烟雾缭绕的江南水墨画,通过"烟"这个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缥缈之美。
上片写烟雾的自然形态:开篇就说烟看似无情却充满秋意,在水面飘动、在空中流淌。接着用四个精巧的对比:淹没草根的浓烟与岸边花丛的淡烟,高处的烟够不着云彩,低处的烟却能把地面染成翠绿色。白鸥在烟雾中时隐时现,烟雾惯常在湖边戏弄阳光,又悄悄打湿了木兰舟。
下片转入人生感悟:烟雾在水面时聚时散,飘忽不定,时而静止时而浮动。它像游丝般袅袅远去,时而缠绕茶炉,时而萦绕熏笼。烛光里的烟像在煎熬,柳枝间的烟又像锁住了莺歌燕语的楼台。结尾发出感叹:人生就像晨风残月下的烟雾,聚散离合总发生在寒冷的沙洲。
全词以烟喻人生,写出了世事无常、聚散难料的怅惘。作者观察入微,把无形的烟雾写得有形有色,又通过烟雾的变幻暗示人生的漂泊不定,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悟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