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元帅在亭中远眺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色与深沉的家国情怀。
前四句写亭中远望的景色:高高的亭子视野开阔,可以俯瞰平原和茂密的树林。夜晚海上升起的月光洒在红色亭柱上,湿润了栏杆;白天秦山云雾缭绕,让绣花窗帘都显得阴暗。这里用"沧海月生"和"秦山云起"两个壮阔的意象,既展现了宏大的自然景观,又暗示了元帅守卫的边疆景象。
后四句转入抒情:梦中听到远处江渚传来的微弱钟声,晴空下看久了飞翔的雁群也觉得疲惫。最后两句点明主题——在这清平时代,唯有这位饱读诗书的老元帅,还在这个亭子里用笔墨抒发着赤诚之心。"写丹心"三字尤为动人,既指用朱笔题诗,又暗喻老元帅的一片赤胆忠心。
全诗通过远近景物的切换,将自然之景与人物之情完美融合。最打动人的是最后对老元帅的刻画:虽然身处和平年代,这位戎马一生的老将军依然保持着军人的赤诚,把对国家的忠诚化作了笔下的诗篇。这种"退休不褪色"的精神品格,让整首诗在壮阔景色之外,更添一份感人至深的力量。
柯九思
(1290—1343)元台州临海人,字敬仲,号丹丘生。依附怀王图帖睦尔(文宗)。文宗即位,授典瑞院都事,迁奎章阁鉴书博士。文宗死,流寓江南。博学能文,善楷书,工画墨竹,能以书法为之。又善鉴识鼎彝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