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五日夜坐明德堂

大火直初昏,回飙荐微爽。
行遵曲池静,坐荫华构敞。
天高积阴散,水明圆魄上。
翩翩去鸟迅,唧唧砌虫响。
胡为京国滞,屡乖林壑赏。
吴中有莼鲈,吾当理归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夜独坐庭院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归隐的向往。

开篇四句用"大火(火星)刚升起的黄昏""凉风送来微爽"等自然意象,营造出夏夜庭院宁静惬意的氛围。诗人漫步弯曲的池塘边,坐在高大建筑的阴影下,享受着远离喧嚣的悠闲时光。

中间四句通过"云散月出""池水映月""飞鸟掠过""蟋蟀鸣叫"四个动态画面,将夜景写得生动鲜活。这些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敏感。

最后四句笔锋一转,发出感慨:为何要滞留在京城官场?已经多次错过山林幽谷的美景。家乡吴中的莼菜鲈鱼正等着我,是时候收拾行装回去了。这里用"莼鲈之思"的典故,强烈表达出归隐田园的决心。

全诗以景入情,通过宁静的夏夜美景反衬出官场生活的束缚,最后点明主旨,展现了古代文人典型的精神追求——在仕与隐之间,最终选择回归自然的本真生活。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容易引起现代人对简单生活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