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郭筠仙书并诗却寄六律 其二

大雅悲沦歇,斯文久不尊。
至情宜倔强,吾道有篱藩。
仰首呼虞舜,狂歌答屈原。
自非君子性,兹意固难论。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衰落的痛心,以及坚守个人信念的倔强态度。

前两句"大雅悲沦歇,斯文久不尊"直接点出主题:高雅的文化传统正在消亡,文明礼仪长久不被重视。这里用"大雅"代指正统文化,用"斯文"代表文明教化,都是借代手法。

中间四句展现了作者的应对态度:"至情宜倔强"说真挚的情感需要坚持;"吾道有篱藩"用篱笆比喻自己坚守的原则界限;"仰首呼虞舜,狂歌答屈原"通过呼唤古代圣贤舜帝和诗人屈原,表达对理想人格的向往。这两句用典自然,把历史人物化为精神寄托。

最后两句"自非君子性,兹意固难论"是自谦之词,说若不是具备君子品性的人,很难理解这种心意。这其实是反语,暗示只有真正的君子才能懂得诗中深意。

全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通过古今对话的形式,展现了知识分子在文化衰微时的坚守与孤独。诗中历史人物的运用不是简单的掉书袋,而是将古人精神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这种写法既有历史厚重感,又充满个性色彩。

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