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二十年后重游故地的所见所感,语言平实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交代背景:诗人二十年前来过这里,如今在暮春时节故地重游。这种时间跨度让人自然联想到物是人非的感慨。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对比手法写景: - 芦苇因为水位上涨显得比记忆中的矮了 - 云雾缭绕的山峰反而显得更加奇幻 - 渔船点缀水面,像一幅古画 - 飞过的大雁打破了如琉璃般平静的湖面 这些描写既真实又富有想象力,把普通景物写得妙趣横生。
最后两句转向抒情:诗人自称是个穷困潦倒的江湖客,悠闲地靠着栏杆寻找作诗的灵感。这里透露出一种淡泊自得的心境,虽然生活清苦,但能在自然美景中找到慰藉和创作动力。
全诗最打动人心的,是诗人用平凡景物道出的生活哲理:时光流逝会改变很多东西(水位变化影响芦苇),但也会带来新的美好(云雾让山更美)。即使处境艰难,依然可以在自然中发现诗意,保持豁达的心态。
王谌
王谌(423-491年),字仲和,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县)人。南朝大臣,三国时期曹魏司徒王朗之后,东晋太子少傅王雅玄孙,护军司马王元闵之子。初为徐州刺史沈昙庆主簿,交好湘东王刘彧。刘彧即位成为宋明帝,除司徒参军,带薛县令,拜中书侍郎,迁尚书左丞,转黄门侍郎。南齐建立,以冠军将军历任诸王长史。永明九年(491年)卒,年六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