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历元旦书怀七律二首之ㄧ①

乡社归来负夙期,客中又见岁星移。
隔江隋柳空春色,旧国尧蓂失夏时。
犹守陈咸汉家历,还编陶令义熙诗。
占年自有衡门雪,皂帽新添鬓上丝(此诗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异乡过年的复杂心情,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前两句说作者从乡间聚会回来,心里惦记着未完成的心愿,在外地又看到岁月更替。这里"负夙期"指未实现的愿望,"岁星移"表示时间流逝。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写季节变化:江对岸的柳树徒有春色(隋柳指隋堤柳,象征春天),而故乡的蓂草(传说中能标记日历的神草)已经错过夏天。这里通过"隔江"和"旧国"的空间对比,突出身在异乡的疏离感。接着用陈咸坚持用汉朝历法、陶渊明写义熙年间诗的典故,表达自己坚守传统文化的气节。

最后两句最动人:虽然住在简陋的房子里(衡门指贫士住所),但看着门前积雪也能预测年景;照镜子发现黑帽下又添了白发。这里"皂帽"与"鬓丝"形成色彩对比,用看得见的白发写看不见的乡愁,把岁月流逝的感慨写得既含蓄又深刻。

全诗妙在把过年这个特定时刻的感触,通过柳树、蓂草、白雪等意象,与对故乡、对传统文化的情怀自然融合,最后落在白发这个细节上,让漂泊的苦涩和坚守的执着都跃然纸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