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皇子 其二
太初孰元,浑沦蒙密。
弥漫宇宙,一气沕潏。
孰知是时,无极有极。
天高地下,人生物出。
畴虽未分,易虽未画。
行乎其间,充满周悉。
炎黄启序,姬孔抉机。
陶为泰和,数千其期。
写为六经,万言具垂。
太史变法,汉唐续维。
迄于我宋,皇皇巍巍。
百代以下,上接农羲。
畏天若临,视民如伤。
消斥奸佞,登崇隽良。
急将宽兵,我武维扬。
选牧与部,仁风以翔。
节用裕下,根深本强。
身修国治,纲举目张。
由经而史,自皇而王。
以暨我朝,同此一纲。
天赋高妙,学力深详。
上而河洛之图画,近而我祖之宪章。
贯千古于旦暮,敛一心于混茫。
大哉斯学,夫岂经生学士析解章句而已哉。
弥漫宇宙,一气沕潏。
孰知是时,无极有极。
天高地下,人生物出。
畴虽未分,易虽未画。
行乎其间,充满周悉。
炎黄启序,姬孔抉机。
陶为泰和,数千其期。
写为六经,万言具垂。
太史变法,汉唐续维。
迄于我宋,皇皇巍巍。
百代以下,上接农羲。
畏天若临,视民如伤。
消斥奸佞,登崇隽良。
急将宽兵,我武维扬。
选牧与部,仁风以翔。
节用裕下,根深本强。
身修国治,纲举目张。
由经而史,自皇而王。
以暨我朝,同此一纲。
天赋高妙,学力深详。
上而河洛之图画,近而我祖之宪章。
贯千古于旦暮,敛一心于混茫。
大哉斯学,夫岂经生学士析解章句而已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宋代皇室成员为皇子创作的贺寿诗,核心思想是赞颂中华文明的传承和治国理念。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文明起源的宏大叙事 开篇用宇宙混沌的意象("浑沦蒙密""弥漫宇宙")比喻文明萌芽状态,指出早在文字出现前("畴虽未分,易虽未画"),天地运行规律就已存在。接着梳理文明发展脉络:从炎黄始祖到周文王、孔子奠定儒家体系,再到汉代史官整理典籍,最终延续到宋朝,形成"百代以下,上接农羲"的传承链条。
2. 治国之道的具体阐述 中间部分提出理想的治国方案:敬畏天道("畏天若临")、爱护百姓("视民如伤")、任用贤才、强兵节用。用"纲举目张"比喻抓住治国根本,用"根深本强"强调民生基础,特别提到要平衡军事与民生("急将宽兵"),通过选拔地方官("选牧与部")来推行仁政。
3. 学问境界的终极追求 结尾强调真正的学问不是死读经典("岂经生学士析解章句"),而要贯通古今("贯千古于旦暮"),将河图洛书的神秘智慧与当代治国方略结合。用"敛一心于混茫"形容统治者需要具备包容天地的胸怀。
全诗最精彩的是将祝寿升华为对文明传承的思考,把个人成长与国家治理、文化延续联系起来。通过"宇宙-历史-当代"的三层时空结构,既展现文明长河的壮阔,又具体落实到选官、治军等实务,最后回归到统治者的精神修养,完成从宏观到微观的完整论述。
程珌
程珌(1164~1242),宋代人,字怀古,号洺水遗民,休宁(今属安徽)人。绍熙四年进士。授昌化主簿,调建康府教授,改知富阳县,迁主管官告院。历宗正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权右司郎官、秘书监丞,江东转运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