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四春寒招无为县友人宴集卧牛山麓,马春女史有诗相赠,次韵答之

能招嵇阮嵚崎子,来坐溪山料峭春。
槛外沙寒窥射蜮,樽前雨迸泣郊麟。
滔滔自堕谁相惜,脉脉香微世欲新。
吾道陵夷天未绝,残宵可待海扬尘。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初春寒冷时节邀请友人聚会的情景,同时抒发了对世道变迁的感慨。全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文人雅集与时代忧思的交织。

首联"能招嵇阮嵚崎子,来坐溪山料峭春"用典巧妙,将友人比作魏晋名士嵇康、阮籍这样的风流人物,在春寒中相聚于山水之间。"料峭春"三字既点明时节,又暗示聚会的清雅氛围。

颔联"槛外沙寒窥射蜮,樽前雨迸泣郊麟"运用神话典故,描绘出萧瑟的自然景象。"射蜮"是古代传说中的水怪,"郊麟"则暗指孔子获麟的典故,暗示时代变迁中的悲凉。这两句通过景物描写,暗含对世道人心的忧虑。

颈联"滔滔自堕谁相惜,脉脉香微世欲新"转入抒情,前句感叹时光流逝无人珍惜,后句以"香微"象征高洁品格在新时代中的微弱存在,形成强烈对比。

尾联"吾道陵夷天未绝,残宵可待海扬尘"是全诗主旨所在。作者虽然感叹儒家道统的衰落("陵夷"),但仍坚信天道不灭,在漫漫长夜中期待沧海变桑田的巨变。"海扬尘"这个典故暗示对重大变革的期待。

整首诗将文人雅集与时代感慨融为一体,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包含深沉的忧患意识。诗人通过春寒、沙雨等意象营造清冷氛围,再以神话典故寄寓情怀,最终表达出在困境中坚守信念的决心。语言凝练而意境深远,展现了传统文人在时代变迁中的精神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