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八景咏 其六 古城晚眺

雉堞迷离映夕阳,城西原是古敦煌。
榛苓已作今时慕,禾黍谁怀故国伤。
最羡三秋呈霁色,依然四郡镇岩疆。
闲来纵目荒郊外,一阵清风晚稻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敦煌八景咏 其六 古城晚眺》描绘了敦煌古城的傍晚景色,以及作者对于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和现实的感慨。下面,我们来一起分析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首句“雉堞迷离映夕阳”,描述了古城墙在夕阳下的景象。古城墙因为岁月的侵蚀和自然的影响,已经变得有些模糊和迷离,夕阳的余晖洒在城墙上,为其增添了一抹古老而神秘的气息。

“城西原是古敦煌”,直接点出了城西北的历史背景,这里是古代的敦煌,曾经繁荣一时的文化重镇。

“榛苓已作今时慕”,这里的“榛苓”可以理解为一种植物,也代表着自然和生命的繁衍。这句诗表达了即便在历史悠久的敦煌,现在的人们依然对这片土地抱有仰慕之情。

“禾黍谁怀故国伤”,禾黍代表着农田和丰收,也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昌盛。这句诗似乎在问,如今谁还会为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和国家兴衰感到伤感呢?

接下来,“最羡三秋呈霁色”,描述了秋天晴朗的天气带来的美景。“三秋”指的是秋季的三个月,这里泛指秋天。“霁色”则是晴朗的天空带来的美景。诗人表示他最欣赏的就是这样的秋日景色。

“依然四郡镇岩疆”,四郡指的是古代划分的四个区域,这里指的是敦煌所处的地区依然十分重要,具有战略地位。“镇岩疆”表达了敦煌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坚不可摧的态势。

最后两句,“闲来纵目荒郊外,一阵清风晚稻香”,诗人将视线转向荒郊外的稻田,一阵清风吹来,晚稻的香气扑鼻而来。这里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敦煌古城的傍晚景色,融合了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的元素,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