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
月亏还再盈,花残有时芳。
之人逝不返,胡宁不悲伤。
音容去未远,惚恍如在傍。
居外意在室,还家始惊亡。
儿生才乃月,抚字凭谁将。
夜寒饥欲啼,起坐但徬徨。
服御存旧制,箧笥栖馀香。
欲览复弃置,涕下沾衣裳。
之人逝不返,胡宁不悲伤。
音容去未远,惚恍如在傍。
居外意在室,还家始惊亡。
儿生才乃月,抚字凭谁将。
夜寒饥欲啼,起坐但徬徨。
服御存旧制,箧笥栖馀香。
欲览复弃置,涕下沾衣裳。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排解的悲伤。
诗人用自然现象开篇:月亮缺了会再圆,花儿谢了还能再开。但人一旦离世,就永远不会回来了。这种对比让悲伤显得更加沉重。他感觉逝者的音容笑貌还在身边,恍惚间似乎还能看到对方的身影。
诗中最打动人心的细节描写非常生活化:出门时总觉得亲人还在家里,回到家才猛然意识到人已经不在了;刚出生一个月的孩子嗷嗷待哺,却没人帮忙照顾;夜里孩子饿得哭闹,自己只能手足无措地坐着发呆。这些日常场景的描写,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诗人失去依靠后的无助。
诗人还写到保留着逝者用过的衣物,箱子里还留着她的气息。想拿出来看看又不敢看,最后只能哭着把衣服放回去。这个细节特别真实,很多人失去亲人后都会有类似的体验——既想保留回忆,又怕触景伤情。
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就是用最朴实的语言记录丧妻后的日常生活片段,但正是这种真实感人的细节,让读者能深切体会到诗人撕心裂肺的痛。它告诉我们:最打动人心的诗歌,往往就藏在最平凡的生活细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