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边亭台闲适生活的画卷,语言清新自然,情感悠然自得。
开头两句写亭子的位置和环境:亭子建在松陵江边高峻的地基上,前方能看到险峻的小山,四周被景色环绕。这里用"峻裁基"和"危岫"突出了亭子地势的高耸和视野的开阔。
中间四句通过两个典故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趣。提到张翰思念家乡鲈鱼的故事,以及庄周与鸥鸟为伴的典故,都表达了忘却世俗烦恼、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檐牙高啄"写亭子屋檐像鸟嘴一样高高翘起,周围环绕着千家万户;"舟尾相衔"描绘江上船只首尾相接、船桨飞快划动的热闹场景。一动一静之间,展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
最后两句写游人在此登高远眺,消磨时光,所有杂念都豁然开朗,感觉就像回到了家一样自在。这里的"信如归"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在自然美景中找到心灵归宿的愉悦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江边亭台及周围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闲适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享受。诗中既有对历史典故的化用,又有对眼前景物的生动刻画,情景交融,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惬意。
刁约
(?—1082)宋润州丹徒人,字景纯。刁衎孙。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庆历初与欧阳修同知礼院,四年坐院祠神饮酒事出通判海州。嘉祐初以太常少卿使契丹,还判度支。历知扬州、宣州、湖州。神宗熙宁初判太常寺。辞官后筑藏春坞,收藏图书甚富。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皆爱敬之。卒年八十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