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友

鉴形须明镜,疗疾须良医。若无傍人见,形疾安自知。
世路薄言行,学成弃其师。每怀一饭恩,不重劝勉词。
斅学既不诚,朋友道日亏。遂作名利交,四海争奔驰。
常慕正直人,生死不相离。苟能成我身,甘与僮仆随。
我言彼当信,彼道我无疑。针药及病源,以石投深池。
终朝举善道,敬爱当行之。纵令误所见,亦贵本相规。
不求立名声,所贵去瑕玼.各愿贻子孙,永为后世资。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交朋友的真谛,用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来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友情。

开头用照镜子和看病打比方:要看清自己需要好镜子,要治病需要好医生。如果没有别人帮忙指出问题,我们很难发现自己的缺点和毛病。这是在说朋友就像镜子和医生,能帮我们认清自己。

接着批评社会上一些不好的现象:很多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学成就忘了老师,只记得别人请吃饭的小恩小惠,却不在乎真心劝诫的话。这样的交友态度很虚伪,导致真正的友情越来越少见,现在很多人交朋友只是为了名利。

诗人特别羡慕那种正直的朋友关系:真正的朋友应该像性命一样重要,哪怕对方身份低微如仆人,只要对我有帮助都值得珍惜。这样的朋友说话可信,彼此信任无间。他们的劝告就像对症的药和精准的针灸,又像石头沉入深水,能直指问题核心。

最后说交友的真谛:整天谈论好的道理,不如实际去做。就算朋友看错了我,但只要他是真心为我好就值得珍惜。交朋友不是为了出名,而是为了互相改正缺点。这样的友谊才能成为留给子孙的宝贵财富。

全诗用看病、照镜子、吃饭等日常事物作比,把深刻的交友之道说得通俗易懂。核心观点是:真朋友要敢于说真话,能互相督促进步,而不是互相吹捧或利益交换。这种友情观在今天依然很有现实意义。

王建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