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夔门故旧
蜀江迸出岷山来,翻涛鼓浪成风雷。
掀天斡地五千里,争赴东海相喧豗。
白盐赤甲当道路,呀然拒之欲使回。
大山大水相较力,究转稍肯开东隈。
山气盛豪水气怒,二气停滀成胚胎。
离骚兮作文章祖,始知孕秀钟英才。
晔晔令君出此地,得非千岁之根荄。
愿祝君如此山水,滔滔岌岌风云起。
人言富贵出长年,拭眼看君出奇伟。
功名落落麒麟阁,公当不负山与水。
如我顽钝何为者,剩买耕牛老东里。
掀天斡地五千里,争赴东海相喧豗。
白盐赤甲当道路,呀然拒之欲使回。
大山大水相较力,究转稍肯开东隈。
山气盛豪水气怒,二气停滀成胚胎。
离骚兮作文章祖,始知孕秀钟英才。
晔晔令君出此地,得非千岁之根荄。
愿祝君如此山水,滔滔岌岌风云起。
人言富贵出长年,拭眼看君出奇伟。
功名落落麒麟阁,公当不负山与水。
如我顽钝何为者,剩买耕牛老东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并借景抒情表达对友人的期许。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前八句)用动态画面展现长江冲破群山的气势:江水从岷山奔腾而出,掀起惊涛骇浪,像打雷一样轰鸣。它掀天动地奔流五千里,争先恐后冲向东海。白盐山和赤甲山像卫士般挡在江面,试图让江水改道。山水激烈较量后,大山才勉强让开一条向东的缝隙。这里用拟人手法,把山水相争写得像两个大力士角力。
第二部分(中间六句)由景及人:说这雄浑的山水孕育了杰出人才,就像屈原的《离骚》成为文学典范。诗人称赞友人就像从这山水间长出的千年灵根,祝愿他像这山水般气势磅礴,在风云变幻中崛起。这里把人的才华与山水灵气相联系。
第三部分(最后六句)直接表达期许:人们说富贵需要长久积累,但诗人相信友人很快就能建立奇功伟业。预言友人将来功成名就,画像会挂在表彰功臣的麒麟阁,不辜负这方山水的滋养。而诗人自谦是个愚钝之人,只打算买头耕牛归隐田园。通过对比,更突出对友人的高度赞赏。
全诗妙在将地理特征(三峡险峻)、自然力量(江水冲山)与人文精神(英才辈出)完美融合,用震撼的自然景观比喻人的精神气魄,充满豪迈之气。就像现代人用"黄河在咆哮"比喻民族精神一样生动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