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总理周公挽词(丙辰1976)
梁倾栋折,行路奔相告。
白叟黄童尽惊倒。
大星沉,谩说巷哭家家,丹旐外,恸彻四维八表。
一肩担国命,吐握辛勤,整顿乾坤济时了。
名与日星悬,十丈丰碑,也难状泰山分秒。
看巍巍功德在人心,把万代金瓯,作公祠庙(一月十五日脱稿。)。
白叟黄童尽惊倒。
大星沉,谩说巷哭家家,丹旐外,恸彻四维八表。
一肩担国命,吐握辛勤,整顿乾坤济时了。
名与日星悬,十丈丰碑,也难状泰山分秒。
看巍巍功德在人心,把万代金瓯,作公祠庙(一月十五日脱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1976年为悼念周恩来总理而作,用悲痛而崇敬的笔触描绘了人民对周总理的深切哀思。
上阕(前半部分)用震撼的意象开篇:"梁倾栋折"比喻国家失去顶梁柱,老百姓奔走相告这个噩耗,连老人小孩都震惊悲痛。"大星沉"象征伟人陨落,家家户户都在巷子里痛哭,灵旗(丹旐)所到之处,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沉浸在哀伤中。
下阕(后半部分)歌颂周总理的功绩:他肩负国家重任,像周公"吐哺握发"那样勤政爱民,最终完成了整顿乾坤的使命。他的名声如日月星辰永恒,即使十丈高的丰碑,也难以记录他泰山般功绩的万分之一。最后升华主题:周总理的功德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他守护的祖国山河就是最宏伟的纪念堂。
全词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将具象的"丰碑"与抽象的"人心"对比,突出精神纪念更永恒;用"泰山分秒"这样巨大的时空反差,强调功绩之伟大。最动人的是把整个国家比作"活的纪念馆",这个新颖比喻超越了传统悼词的套路,让周总理的形象永远与祖国山河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