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渔者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水上渔家生活的生动画面。

开篇"白头波上白头翁"用两个"白头"形成巧妙呼应:既描写了江上泛起的白色浪花,又点出老渔翁满头的白发。一个白发老人在白色浪花中捕鱼的画面立刻跃然纸上。

第二句"家逐船移浦浦风"告诉我们,渔翁的家就是这条小船,随着船儿在江上漂流,每个港湾都吹着同样的风。这句话道出了渔家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后两句转入温馨的生活场景:老人刚钓到一条肥美的鲈鱼,儿孙们已经在岸边用芦苇生火准备做饭。这里"荻花"指的就是芦苇,这个细节既点明了秋天的季节,又让画面充满生活气息。

全诗通过白描手法,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渔家生活的三个特点:漂泊的水上生活、收获的喜悦和天伦之乐的温馨。没有刻意抒情,却在平淡中见真情,让读者感受到普通渔家质朴而充实的生活状态。

郑谷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