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司马治书同闻邻妇夜织诗

洞房风已激,长廊月复清。蔼蔼夜庭广,飘飘晓帐轻。

杂闻百虫思,偏伤一鸟声。鸟声长不息,妾心复何极。

犹恐君无衣,夜夜当窗织。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夜晚织布时的孤独与思念,情感细腻动人。

开头四句写夜晚的环境:洞房里冷风呼啸,长廊上月光清冷。夜色中庭院显得空旷,清晨的帷帐轻轻飘动。这些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寂静、凄凉的氛围,为后面写女子的孤独做铺垫。

接下来四句写女子听到的声音:各种虫鸣声交织在一起,但最让她难过的是其中一只鸟的叫声。鸟叫声一直不停,就像她无尽的思念一样没有尽头。这里用"鸟声"象征女子对远方爱人的牵挂,鸟鸣不止,思念不息。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女子担心爱人没有御寒的衣物,所以夜夜在窗前织布。这一细节既展现了女子的贤惠体贴,又暗示了两人分离的处境。全诗通过环境、声音的描写,层层递进地表现了女子对爱人深切的牵挂和担忧。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写,将女子内心的思念之情表达得真挚动人。诗中"风"、"月"、"鸟声"等意象的选择都很贴切,共同构成了一幅凄清动人的思妇夜织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