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朱小岑

未改苦吟呻,荒居少近邻。
雪晴原上寺,书寄岭南人。
移石偶当径,下帘宁避尘。
心知同所尚,湘水几冬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文人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全诗语言朴实,却充满生活气息和真挚情感。

首联"未改苦吟呻,荒居少近邻"直接点明诗人的处境:他依然保持着吟诗作赋的习惯,但住在偏僻的地方,周围没什么邻居。这种孤独感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颔联"雪晴原上寺,书寄岭南人"用两个画面形成对比:一边是雪后放晴的原野寺庙,一边是寄往岭南的书信。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场景,其实暗示了诗人虽然身处北方荒原,心却飞向了南方的友人。

颈联"移石偶当径,下帘宁避尘"通过两个生活细节展现诗人的隐居生活:随意移动石头挡住小路,放下帘子躲避尘世喧嚣。这些动作看似随意,却透露出诗人刻意与世俗保持距离的态度。

尾联"心知同所尚,湘水几冬春"是全诗的情感升华。诗人说虽然相隔遥远,但知道友人和自己志趣相投,不禁感慨湘水边的友人已经度过了多少个春秋。这里的"湘水"既是实指友人所在地,也暗含了屈原投江的典故,暗示他们都有高洁的品格。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日常小事展现隐居生活的真实状态 2. 通过自然景物寄托思念之情 3. 在平淡叙述中流露出深厚的友谊 4. 最后点明"志同道合"才是友谊的基础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描写生活场景、自然景物,让读者感受到他孤独却不寂寞的隐居生活,以及对远方友人默默的牵挂。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