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在乡村的闲适生活,充满了田园诗意和淡泊情怀。
前两句写主人公在荆溪边悠闲生活,像古代隐士一样只挂一个水瓢(象征简朴)。"明时"二字暗示这是太平盛世,他选择隐居是个人志趣而非逃避乱世。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农事画面展现田园生活:雨后收麦子时还不忘读书("带经"),亲自打水浇灌春苗。住在石屋却不求修道成仙,茅草房与樵夫为邻也不觉得掉价——这些细节表现了主人公安于平凡、融入自然的豁达心态。
最后两句写他常被村民邀请参加祭祀和节日聚会,说明这位隐士并非孤僻之人,而是与乡邻关系融洽。全诗通过日常小事,传递出知足常乐、与世无争的生活哲学,让人感受到简单生活中的温暖人情和自然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