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杨柳依依、莺鸟欢鸣的生动画面。
前两句写景:高低错落的杨柳树又整齐地排列着(说明春天新叶萌发,枝条整齐),二月的幼莺在树枝间上下跳跃栖息。这里用"雏莺"点明是初春时节,小鸟们活泼可爱的姿态跃然纸上。
后两句抒情:诗人觉得很有趣,为什么多情的杨柳总是用"青眼"(指新绿的嫩芽)看着人们。在诗人眼中,春风像在欢笑,春雨像在啼哭,仿佛大自然也有了人的情感。
全诗妙在把无情的自然景物人格化——杨柳会"多情",春风会"笑",春雨会"啼"。这种拟人手法让普通的春景顿时鲜活起来,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细腻的观察和浪漫的想象。通过幼莺的活泼、杨柳的温柔,传递出春天生机勃勃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