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大雨余时坐卧小楼旦夕不能移步 其二

池涨疑无岸,楼居恰似船。
一枝吾自适,百尺客谁贤。
盈涸随沟浍,行藏信简编。
岂真边腹满,赢得枕书眠。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描述四月大雨之后,作者在小楼上度过时光的诗。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池涨疑无岸,楼居恰似船。”这两句描述了雨后的景象。大雨导致池塘水位上涨,似乎快要溢出,给人一种好像池水没有岸的错觉。作者居住在小楼上,仿佛就像在一艘船上漂浮。这种比喻形象地展现了雨后的场景,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一枝吾自适,百尺客谁贤。”这两句描绘了作者独自在小楼上的心境。作者坐在小楼上,手持一枝(可能是笔或者其他物品),独自享受这种宁静的氛围。同时,他也在思考,百尺(指楼的高度)之上,谁又能真正算得上优秀或贤能呢?这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世俗评价的反思。

“盈涸随沟浍,行藏信简编。”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他认为人生就像水流一样,有盈有涸(满和干涸),随着沟浍(小沟渠)而变化。而自己的行为准则(行藏)则依赖于简编(古代的书籍)来指导。也就是说,作者认为人生充满了变化,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阅读来指导我们的行为。

“岂真边腹满,赢得枕书眠。”这两句可以理解为作者对生活的满足和自得。他反问自己是否真的是因为满腹经纶(边腹满)而赢得枕着书籍安眠的机会。这里有一种自得的意味,表达了作者对当前生活的满足和自豪。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的景象和作者在小楼上的心境,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语言生动,比喻形象,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学习和阅读的重视以及对生活的满足和自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