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袈裟衣缘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译文及注释

山川异域(yù),风月同天。
我们不在同一个地方,未享同一片山川。但当我们抬头时,看到的是同一轮明月。
异域:指相隔辽远的两地。

寄诸(zhū)佛子,共结来缘。
寄言诸位佛门弟子,一日结下往后的情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们不在同一个地方,未享同一片山川。但当我们抬头时,看到的是同一轮明月。
寄言诸位佛门弟子,一日结下往后的情缘。

注释
异域:指相隔辽远的两地。

现代解析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传递了跨越时空的温暖力量。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前两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一个深刻道理:虽然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山川各异),但头顶是同一片天空(共享风月)。就像今天身处不同国家的人,看到的月亮其实是一样的。这种意象既具体又宏大,瞬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后两句"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则表达了美好愿望:把这份心意传递给修行者们(佛子),希望未来能缔结善缘。这里的"缘"字特别精妙,既指佛教中的缘分,也暗含人与人之间珍贵的联系。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它超越地域的包容性。没有说教,只用自然景物作比喻,就道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谛——地理阻隔不了心灵的相通。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适用,无论是国际援助时的互助,还是陌生人之间的善意,都印证了"风月同天"的深刻内涵。

诗人把深刻的哲理藏在简单的景物描写中,就像把珍珠缝在袈裟衣边上,不经意间闪耀出智慧的光芒。这种举重若轻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长屋

(?—729)日本人。天武天皇之孙,高市皇子之子。历任中纳言、大纳言。养老五年(717)任右大臣,柄执朝政。神龟六年(729)去职后自杀。执政期间,曾托遣唐使赠袈裟若干予唐僧人,上绣韵语4句。扬州僧见后,起东渡传法之兴。事迹见汪向荣校注本《唐大和上东征传》。《全唐诗》存诗1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