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洛社寺

开利寺门幽,雨后晴逾好。
维摩室散花,右军池聚藻。
柳眼窥人青,莺声逐春老。
扁舟一暂停,醉可卧芳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后初晴的寺庙美景,充满宁静闲适的田园趣味。

前两句写雨后寺庙的幽静氛围:推开寺门,雨过天晴的景色格外清新。这里用"开利寺门"这个动作带读者进入画面,雨后空气清新,阳光明媚,让人心情舒畅。

中间四句用四个生动的画面展现春日生机: 1. 维摩室散花:禅房里飘着花瓣,暗示寺庙的雅致(维摩是佛教人物,这里借指寺庙) 2. 右军池聚藻:池塘里水藻聚集(右军指王羲之,这里借指池塘有文人雅趣) 3. 柳眼窥人:柳树新芽像好奇的眼睛偷看游人 4. 莺声逐春:黄莺的啼叫仿佛在追赶春天的脚步

最后两句写诗人的惬意:停下小船,醉卧在芳草地上。这个结尾特别有生活气息,把前面所有的美景都化作一个慵懒惬意的瞬间,让人感受到诗人完全沉浸在这片春光中的自在。

全诗就像一组春日vlog镜头: 推门见晴→禅房花影→池塘绿藻→柳芽偷看→莺啼追春→醉卧草地。没有大道理,就是用眼睛发现平凡中的美好,传递出一种"慢生活"的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