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吴亦虚一首(用方时敏韵)
髯吴少年日,轻车驾飞黄。
授简千人中,风流蔼东梁。
根植苦不牢,一朝陨清商。
谁者不归尽,我独哀此郎。
人物秀且美,叔夜惭龙章。
眼看一抔土,瘗此白璧光。
空馀百篇诗,老语惊摧藏。
孤儿将谁赖,门户如冰霜。
我非山巨源,感念徒悲伤。
恨墨慰九泉,别语尚微茫(自注:亦虚临别,属余为铭。)。
授简千人中,风流蔼东梁。
根植苦不牢,一朝陨清商。
谁者不归尽,我独哀此郎。
人物秀且美,叔夜惭龙章。
眼看一抔土,瘗此白璧光。
空馀百篇诗,老语惊摧藏。
孤儿将谁赖,门户如冰霜。
我非山巨源,感念徒悲伤。
恨墨慰九泉,别语尚微茫(自注:亦虚临别,属余为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一位名叫吴亦虚的年轻才子,情感真挚动人。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少年才俊的陨落
诗中用"轻车驾飞黄"形容吴亦虚年少时意气风发的样子,就像驾着金色骏马般耀眼。"授简千人中"说明他在众多文人中脱颖而出。但这样优秀的人却英年早逝("一朝陨清商"),就像一棵根基不牢的树突然倒下。
2. 对比中的哀痛
作者说人人都有一死,但特别为这位年轻人感到痛心。用"叔夜惭龙章"的典故(晋代美男子嵇康)来夸赞他的才华与外貌,更凸显失去他的可惜。他的诗作("百篇诗")还留存世间,但人已入土("一抔土"),读来令人心碎。
3. 未完成的承诺
最感人的是作者自注中提到,吴亦虚临终前托付他写墓志铭,这个未完成的约定让哀思更深。"恨墨慰九泉"表达作者遗憾不能用文字告慰逝者,临终嘱托的话语("别语")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4. 现实的牵挂
诗中还惦记逝者留下的孤儿("孤儿将谁赖"),担心无人照顾的凄凉处境,这种对逝者家属的关怀,让悼念更有温度。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而是用质朴的语言表达真挚的哀思,既有对逝者才华的赞美,又有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惜,还有对未竟承诺的愧疚,读来格外打动人心。这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友人离世的悲痛,是超越时代的共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