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儿贻野生山茶用瞿溪山韵

隔江有桃叶,熏风来南浦。
花囊贮云腴,素手叩荆户。
眷言昨踏青,芳洲搴宿莽。
持此龙团献,愿得知音睹。
初泛绿浮杯,远寺传暮鼓。
香野愈温柔,嗅花思猛虎。
七碗笑卢仝,一滴味净土。
本自异俗甜,故留三分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赠茶场景,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传递出深厚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全诗以"隔江"开篇,用"桃叶""南浦"等意象营造出江南水乡的温柔氛围。一位女子("素手"暗示)带着装满云雾茶的花囊("云腴"指好茶),轻叩柴门来访。这里"花囊贮云腴"的描写既写实又浪漫,把茶叶比作装在花囊里的云朵精华。

中间八句构成完整故事:女子回忆昨日踏青时在芳草洲采摘野茶("宿莽"),现在特意带来珍贵的"龙团"茶饼,希望能与知音共品。他们泡茶时,看着绿色茶汤泛起,远处寺庙传来暮鼓声。茶香弥漫在野外,温柔中又带着野性("思猛虎"的比喻很精妙,暗示茶性刚烈)。

最后四句升华主题:诗人调侃唐代爱茶人卢仝的"七碗茶"典故,认为一滴好茶就能让人心境澄明如入净土。点明好茶本就不该甜腻,保留三分苦涩才是真味——这既是说茶,也是说人生哲理,暗示真挚的情感和珍贵的体验往往需要经历些苦涩才更显珍贵。

全诗妙在将赠茶这件小事写得风雅脱俗,通过茶事传递人情,最后升华为人生体悟。写景时视觉(绿杯)、听觉(暮鼓)、嗅觉(茶香)多感官交融,比喻新颖(茶香思猛虎),在温柔意境中暗藏力道,结尾的"三分苦"余味悠长,令人联想到生活中那些先苦后甜的珍贵时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