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东乡陈老人弹三弦(名亮山)
国初三弦推陆生,王师北下闻其名。
红笺召入跸宫坐,砉然龙虎腾一声。
南人自此重北调,弃掷箫竽椎破筝。
姑苏女儿弄两鸽,金陵公子浮千觥。
老人何处受指法,毕毕剥剥条条鸣。
凄切芦埼夜归雁,嘹呖柳岸春妥莺。
四座无言忽失色,北风卷地黄河倾。
固知漻剽嗣边让,亦何激决如疁城。
老人罢曲为我语,曩时曾作幽燕行。
山东少年善大调,撩捩曲尽弦中情。
醒抱当胸醉倒背,摆脱规矩生神明。
游门如登多宝阁,携得片玉归铿铿。
言讫拳案复嗟叹,似推此客无与衡。
乃知妙会天下有,遇与不遇非关精。
吁嗟乎,遇与不遇非关精,世间岂止弹弦人。
红笺召入跸宫坐,砉然龙虎腾一声。
南人自此重北调,弃掷箫竽椎破筝。
姑苏女儿弄两鸽,金陵公子浮千觥。
老人何处受指法,毕毕剥剥条条鸣。
凄切芦埼夜归雁,嘹呖柳岸春妥莺。
四座无言忽失色,北风卷地黄河倾。
固知漻剽嗣边让,亦何激决如疁城。
老人罢曲为我语,曩时曾作幽燕行。
山东少年善大调,撩捩曲尽弦中情。
醒抱当胸醉倒背,摆脱规矩生神明。
游门如登多宝阁,携得片玉归铿铿。
言讫拳案复嗟叹,似推此客无与衡。
乃知妙会天下有,遇与不遇非关精。
吁嗟乎,遇与不遇非关精,世间岂止弹弦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陈亮山的老人弹三弦琴的故事,通过他的琴声和经历,表达了"怀才不遇"的人生感慨。
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北风卷地黄河倾"):
先用历史上著名的三弦琴师陆生作引子,说他的琴声像龙虎咆哮,让南方人都爱上了北方曲调。然后重点描写陈老人弹琴:他的指法独特,琴声时而像夜归的大雁般凄凉,时而像春天的黄莺般清脆。最后琴声突然变得雄壮,像北风呼啸、黄河奔涌,震撼了所有听众。
第二部分("固知漻剽嗣边让"到"似推此客无与衡"):
老人停下琴声讲述自己的经历。他年轻时在北方游历,遇到山东的琴师,学到高超的技法。这些人弹琴时很随性,喝醉了就把琴背在身后弹,完全打破常规却能达到神妙境界。老人从他们那里学艺归来,琴技高超却无人赏识。
第三部分(最后四句):
诗人发出感叹:天底下有真本事的人很多,但能不能遇到赏识你的人,和你的技艺高低没有必然关系。最后一句点明主题:世上怀才不遇的,何止是弹琴的人啊!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生动的比喻写琴声(大雁、黄莺、黄河),让读者仿佛亲耳听到
2. 通过老人学艺的故事,展现民间艺术的真谛——真正的艺术要打破条条框框
3. 最后升华主题,由弹琴说到所有怀才不遇的人,容易引起共鸣
4. 语言既有文采(比如对琴声的描写)又通俗易懂(老人的自述很口语化)
简单说,这就是一首关于"高手在民间"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诗歌,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其中的人生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