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逢吉对友人赠诗的答谢之作,表达了他卸任离京的复杂心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开头四句用"解下官印""离开皇宫"的意象,直白地写出自己卸任离京的状态。"自惊"二字透露出对突然失去官职的意外,以及对自己能力能否配得上清明时代的怀疑。这种坦诚的自省让读者感受到一个真实官员的内心波动。
中间四句通过"三公席"(高官之位)和"四老祠"(隐士居所)的对比,展现仕与隐的矛盾心理。岘山典故暗指功业难留,棠树典故则暗喻德政易逝,两个历史典故道出了他对功名虚幻的感慨。
最后六句笔锋一转,描写荆楚之地的春日美景和梦幻氛围,但最让他珍视的,是友人那如"凤凰吐珠"般珍贵的诗作。结尾用"凿龙期"的典故,将两人的友谊比作知音之交,在离别的怅惘中升华出温暖的人情味。
全诗就像一封真挚的回信:既有对仕途起伏的坦然,对时光易逝的唏嘘,更有对知音厚谊的感激。诗人用通俗的比喻(如把好诗句比作凤凰吐珠)和历史故事,把复杂的官场感受和深厚友情写得既含蓄又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