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

荡愁路、海天飞絮。
缥缈蓬莱,西厢扃户。
望里三山,五云深处在何许。
元都栏槛,曾借枕、将枯树。
树叶已辞枝,况落泊、江关逢此。
朝暮。
过红墙外道,蹈遍落花无数。
蘼芜沈讯,约偕隐、青鸾空付。
曾见否、世外团瓢,与猿鹤、相为宾主。
傥梦里逢卿,应诉年时愁缕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种深沉而飘渺的思念之情,像海天之间的飞絮一样难以捉摸。作者用很多神话般的意象,比如"蓬莱""三山""五云"这些传说中的仙境,来表达对远方之人的牵挂和追寻。

上阕(前半部分)用枯树落叶的意象,暗示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树叶已辞枝"就像人生中不得不面对的离别,而"江关逢此"更显出漂泊无依的孤独感。

下阕(后半部分)写现实中徒劳的等待和追寻。"红墙外道""落花无数"这些重复出现的场景,暗示着日复一日的徘徊与失望。"青鸾空付"这个典故,表达了对约定成空的遗憾。

最后几句最有意思,作者幻想在"世外团瓢"(与世隔绝的隐居处)与思念之人重逢,甚至期待在梦中相见时能倾诉这些年的愁绪。这种虚实交织的写法,让整首词既有现实的沉重,又有超脱尘世的轻盈感。

整首词的美在于它把说不清道不明的思念,化作了可以触摸的意象:像飞絮一样飘荡,像落花一样堆积,最终凝结成梦中相见时想要倾诉的"愁缕"。这种情感既具体又抽象,让每个有过思念体验的人都能产生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