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如春天

人心如春天,变态不常一。纷纷乍飞雨,杲杲俄出日。

解衣遽生寒,添衣又还热。寒热既不时,命我重致疾。

人心固难知,春天亦叵测。万事当自防,底用长叹息?

现代解析

这首《人心如春天》用简单明了的比喻,把人心比作多变的春天,道出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诗的开头直接点明主题:人心就像春天一样变化无常。接着用四个具体场景描写春天的善变——刚下完雨突然又出太阳,脱了衣服觉得冷,加了衣服又觉得热。这种忽冷忽热的天气变化,就像人与人交往时感受到的冷暖无常。

诗人进一步说,这种反复无常的"天气"容易让人生病,暗指人际关系中的反复会伤害人的身心健康。最后给出建议:既然人心难测,春天也捉摸不透,我们最重要的是学会自我保护,与其整天唉声叹气,不如提前做好防备。

全诗用生活中人人都经历过的春天气候变化,来比喻人际关系的复杂。语言通俗但寓意深刻,提醒我们在与人相处时要保持清醒,既不要过分天真,也不要过度悲观,关键是要懂得保护自己。这种接地气的比喻让深刻的道理变得容易理解,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