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溪鱼》描绘了一幅生动自然的溪鱼戏水图,同时暗含人生哲理,读来清新又耐人寻味。
前两句"溪流渺渺净涟漪,鱼跃鱼潜乐自知"像一组动态特写镜头:清澈的溪水微波荡漾,鱼儿时而跃出水面,时而潜入水底,自由自在。这里的妙处在于,诗人不仅写鱼的动作,更用"乐自知"三字点出鱼儿享受当下的心境,暗示真正的快乐不需要外人评判。
后两句"若逐桃花浪里去,风雷相送入天池"笔锋一转,展开浪漫想象:如果鱼儿顺着飘落的桃花浪游向远方,或许能借风雷之力直达天池。这里"桃花浪"既指春天的溪流,也象征机遇;"天池"则代表更高远的境界。诗人通过鱼儿的可能性,隐喻人生机遇与突破——当顺势而为时,平凡生命也可能迎来蜕变。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两种意境的对比:前半段是知足常乐的小确幸,后半段是抓住机遇的豪迈感。就像我们生活中既要有享受平凡的智慧,也要有抓住机遇的勇气。诗人用小鱼儿的故事,悄悄道出了这个人生辩证法。
赵方
(?—1222)潭州衡山人,字彦直。从张栻学。孝宗淳熙八年进士。历知随州,时宋金议和,诸郡弛备,方独招兵择将。累迁京湖制置使兼知襄阳府,力主抗金,数解枣阳之围。又败金驸马阿海于淮西。进太中大夫、权刑部尚书。帅边十年,以战为守,使京西一境屡免金人蹂躏。能拔识人才,知名士陈赅、游九功及名将扈再兴、孟宗政,皆为擢任。得疾归,犹贻书宰相,论疆埸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