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厓山

惆怅南浮日,乾坤却浪然。
江湖无死所,陵庙有生年。
转战功何在,濒危志益坚。
悠悠千载恨,杜宇泣荒烟(明黄淳《厓山志》卷六)。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站在厓山(南宋最后一场海战的地点)时的感慨,充满了亡国之痛和英雄末路的悲壮。

前两句"惆怅南浮日,乾坤却浪然"用太阳西沉比喻南宋的灭亡,说整个天下都像被海浪吞没一样动荡不安。这里用自然景象暗喻历史巨变,画面感很强。

中间四句直接描写当时的惨状:忠臣们退无可退("江湖无死所"),只能守着皇家陵庙度过余生("陵庙有生年")。虽然奋力抵抗("转战"),但终究无力回天("功何在"),越是危急关头,人们的意志反而越坚定("志益坚")。这几句用对比手法,突出了悲剧色彩。

最后两句把时间拉长:千年的遗憾(指宋朝灭亡)就像杜鹃鸟在荒烟中哭泣。杜鹃啼血是中国古诗里常用的意象,这里既写实景,又暗含无尽的哀思。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以及穿越时空的历史苍凉感。作者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意象的层层叠加,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种沉痛。特别是最后用杜鹃的哭声作结,余音袅袅,让人读完仍沉浸在那种悲凉氛围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