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庵
韬光古精舍,远迹西山岑。
冈岫屡回复,云岚杳深沉。
流泉激修竹,绿萝被青林。
密叶翳朝阳,芳柯承夕阴。
杖策遵微径,逝将支遁寻。
行行未易即,遥闻钟磬音。
徙倚绝尘想,冥思谐道心。
搴芳咏招隐,松风和悲吟。
冈岫屡回复,云岚杳深沉。
流泉激修竹,绿萝被青林。
密叶翳朝阳,芳柯承夕阴。
杖策遵微径,逝将支遁寻。
行行未易即,遥闻钟磬音。
徙倚绝尘想,冥思谐道心。
搴芳咏招隐,松风和悲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寻访深山古寺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自然与禅意交融的意境。
开篇用"韬光"点出这是一处隐藏在山中的古老寺庙,就像被山峦层层包裹的明珠。诗人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看到云雾缭绕的山峰忽隐忽现,泉水从竹林间奔流而下,藤蔓爬满青翠的树林。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洒落,傍晚时花草又沐浴在阴影中,这些细腻的自然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带着登山杖的诗人,本想寻找传说中的高僧支遁(东晋著名隐士),但还没走到目的地,远处就传来寺庙的钟声。这声音让他停下脚步,突然感到所有世俗的念头都消失了,内心变得异常宁静。最后他摘下一把野花,吟诵着隐士的诗篇,听着松涛声与自己忧伤的吟唱相应和。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诗人原本带着明确目的(寻人)进山,却在途中被自然美景和钟声点化,最终获得精神升华。这种"不期而遇的顿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推崇的"道法自然"的体现——真正的智慧往往不在刻意追求中,而在与自然相处的偶然瞬间获得。诗中"钟声打断行程"的细节特别精妙,暗示着禅悟常常发生在计划之外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