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夜行师七唱 其三
戍楼西北望皇阍,日暖桃绯京国春。
公子踏青陪御辇,官民结彩庆姻门。
上林花木胭脂媚,边境桑麻戟剑屯。
乳燕东风相对语,老亲上冢孰温存。
采茶喜钻新榆火,修禊争驱旧虏氛。
尽醉韶华三月暮,谁闻更鼓二更巡。
公子踏青陪御辇,官民结彩庆姻门。
上林花木胭脂媚,边境桑麻戟剑屯。
乳燕东风相对语,老亲上冢孰温存。
采茶喜钻新榆火,修禊争驱旧虏氛。
尽醉韶华三月暮,谁闻更鼓二更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京城春日繁华与边疆紧张并存的画面,通过对比手法展现盛世下的隐忧。
上半部分写京城春景: - 士兵在戍楼眺望京城方向,那里桃花盛开、阳光温暖,一派春意盎然。 - 贵族公子们陪着皇帝的车驾郊游踏青,官民张灯结彩庆祝婚礼,皇家园林里花朵娇艳迷人。
下半部分转写边疆现实: - 边境却是另一番景象:农田里种着桑麻(经济作物),但到处屯驻着兵器武装,暗示战事紧张。 - 用燕子呢喃和清明扫墓的细节,反衬出边疆战士无法回家尽孝的辛酸。 - 最后两句形成强烈反差:京城人沉醉在三月春光里彻夜宴饮时,谁还记得戍边战士深夜巡逻的鼓声?
核心魅力: 诗人像用镜头切换的方式,把歌舞升平的京城和剑拔弩张的边境剪辑在一起,不用一句议论,就让人自然感受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式的批判。特别是结尾"尽醉"与"谁闻"的对比,堪称古代版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