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在山中悠闲自得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首联"浮云富贵不关心,只向闲中寄此生"开宗明义:富贵荣华如浮云般虚幻,不值得挂怀,只愿在闲适生活中安度余生。这里用"浮云"比喻富贵转瞬即逝,用"寄"字暗示人生短暂,要活出自我。
颔联"山色四时仁者静,梅花万古圣之清"用两个经典意象:四季山色体现仁者的沉稳,亘古梅花象征圣人的高洁。这里将自然景物人格化,山色代表稳重,梅花代表清高,暗示作者追求这两种品格。
颈联"惯临风月搜吟趣,无复江湖梦客程"写日常生活:习惯在清风明月中寻找作诗的灵感,不再做那些漂泊江湖的梦。说明作者已完全适应隐居生活,不再向往外面的世界。
尾联"独爱邻僧常过我,一瓯茶罢事棋枰"写人际交往:最喜欢邻居僧人常来作客,喝完一壶茶后下盘棋。用"独爱"突出知音难得,用"茶""棋"展现文人雅趣,勾勒出一幅恬淡闲适的生活画面。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浮云""山色""梅花""风月"等意象,构建出一个超脱尘世的意境。作者不直接说教,而是用具体的生活场景展现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让读者在诗意的画面中感受隐居之乐。诗中既有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又有日常生活的趣味,雅俗共赏,展现了传统文人理想的生活状态。
潘玙
潘玙(一作屿),四明(今浙江宁波)人(《诗家鼎脔》卷上)。与柴望、贾似道等有交。有《鄮屋拙藁》(《诗渊》),已佚。潘玙诗,据《诗家鼎脔》、《诗渊》所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