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淮寄养浩

竹清寒房静,残月在西壁。
悄悄灯影微,尸坐弃枕席。
井华饮蟾蜍,玄云成五色。
明知非世谋,精诣在六籍。
我行长淮浪,冻树挟春碧。
梦子白纻宽,双眸炯空激。
书来屡在手,此意何的的。
数回不成欢,远别乃复恻。
归雁临风翔,先之寄深忆。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寒冷寂静的夜晚独处时的孤独与思念。开头写竹影清冷、房间安静,残月挂在西墙,灯光微弱,人独自坐着无心睡眠。这里用"尸坐"形容人呆坐不动,像失去灵魂一样,暗示内心的孤寂。

接着用"井华饮蟾蜍"这样奇特的意象(井水映月如蟾蜍饮水),和"玄云成五色"的奇幻景象,表现思绪的飘忽。虽然知道读书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但还是沉浸在典籍中寻求慰藉。

后半段写自己在淮河漂泊,看到冻树中透出春意,梦见友人穿着宽大的白衣服,眼睛炯炯有神。收到书信时能感受到对方真切的情意,但因为远隔两地,多次提笔都写不出欢快的回信,反而更觉伤感。

最后以归雁临风飞翔的画面作结,想把深深的思念托大雁带给远方的人。全诗通过寒夜独处、自然景物和梦境书信,把漂泊中的孤寂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表达得含蓄而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