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夜坐

清灯伴微吟,烦暑犹蒸炊。
风声如山雷,怒落窗西篱。
砌蛩泣丛莎,老树鸣高枝。
桂魄忽婵娟,夜气侵凉絺。
莼羹岂不怀,未了一载痴。
依依游子情,堂萱重驰思。
祗将冰雪心,或可慰母慈。
清白为家箴,夫岂世俗知。
南来秋复秋,剩喜瓜及期。
娱亲已可望,须记思亲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秋夜晚,诗人独坐灯下思念亲人的场景,语言质朴却情感真挚。

开篇用"清灯伴微吟"营造出孤独氛围,闷热的暑气还未消散,窗外突然刮起狂风暴雨("风声如山雷"),雨点猛烈敲打西窗和篱笆。墙角蟋蟀在草丛哀鸣,老树枝条在风中沙沙作响。这些自然声响的描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不平静。

随后笔锋一转,月亮突然穿云而出("桂魄忽婵娟"),带来清凉夜气。这里用月亮象征转机,引出诗人的思乡之情。他想到家乡的莼菜羹,但更牵挂家中年迈的母亲("堂萱"指母亲)。诗人自比冰雪般纯洁的心,希望能安慰母亲,并强调清白传家是他们坚守的家训。

最后四句点明主题:诗人南来多年,终于等到可以回家探亲的日子("瓜及期"指约定的归期)。虽然很快就能承欢膝下,但他提醒自己永远不要忘记思念亲人的这份心情。全诗通过风雨夜、虫鸣、月光等意象,将游子思亲的柔情与坚守家风的骨气完美融合,读来令人动容。

杨学李

杨学李,字希圣,号明斋,眉山(今属四川)人(《元诗选》癸集)。宋遗民。从作品观察,元时曾为贺州地方官。今录诗四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