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西涧藏公重过野寺茗饮 其二

道侣时相见,山翁许共过。
茗柯能悟入,芥子有包罗。
影覆慈云暖,香生忍草多。
辩才今钝拙,无事怯维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藏公")重访山野寺庙、品茶论道的闲适场景,充满禅意和生活哲理。

前四句写人际交往:诗人说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经常见面("道侣时相见"),连山中老翁也允许他们一起造访("山翁许共过")。品茶时从茶树枝条("茗柯")中都能悟出人生道理,就像小小的芥子("芥子有包罗")也能包含大千世界,体现禅宗"一花一世界"的思想。

后四句写寺庙环境:寺庙屋檐的影子像慈祥的云朵般温暖("影覆慈云暖"),寺院里生长的忍草(一种香草)散发着芬芳("香生忍草多")。最后诗人谦虚地说自己现在口才笨拙("辩才今钝拙"),面对维摩诘(佛教中智慧的代表)这样的人物会感到紧张,但其实内心很平静("无事")。

全诗通过饮茶、赏景等日常小事,表达了诗人淡泊宁静的心境和对佛理的领悟。诗中用"芥子包罗"等意象,将深刻的佛理融入生活细节,展现了禅意生活的美好。语言清新自然,意境空灵,让读者感受到与友人品茶论道的闲适之乐。

0